北约新国防支出目标:5% 能否实现?对欧盟经济又有何影响?

6 月 24 – 25 日,北约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,此次峰会通过了一项备受关注的新国防支出目标。根据峰会宣言,北约成员国承诺到 2035 年将国防与安全相关支出提高至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 5%,其中 3.5% 用于核心国防支出,1.5% 用于安全 – 基础设施支出。这一目标的提出,引发了北约内部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
从目标本身来看,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。2024 年北约国防支出占 GDP 之比为 2.7%,若要在 2035 年达到 3.5%,意味着国防支出占 GDP 之比平均每年需上升 0.07 个百分点。而且,安全 – 基础设施支出所涵盖的范围较为模糊,主要包括改善道路桥梁、加强紧急医疗服务、提升网络安全等,哪些支出能确切归入该范畴尚不明确,这使得未来支出规模增量难以精准估算。

由于地缘安全环境和财政能力的差异,北约各国达成 3.5% 国防支出目标的难度大不相同。像波兰,2024 年国防支出占 GDP 之比就已达 4.12%,美国、爱沙尼亚占比也达到 3.4%,这些国家实现目标难度较小。然而,西班牙、意大利、加拿大等国占比不到 1.5%,若要达标,未来十年平均每年需增加国防支出占 GDP 的 0.2%,挑战巨大。峰会前,西班牙就明确表示仅计划将国防支出占比提高至 2.1%,斯洛伐克和比利时也暗示难以实现这一新目标。为此,特朗普甚至以贸易协议为要挟,称会让西班牙 “支付双倍的代价”,可见美国对北约各国提高国防支出的强硬态度。

不过,也有一些积极因素。近年来,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,各国国防支出意愿有所上升。对于欧盟而言,其在安全上长期依赖美国和北约,自身国防投资存在不足。例如,截至 2024 年德国军队总数仅 18.5 万,远少于俄罗斯。基于此,德国、法国等国纷纷出台相关计划。德国计划在 2029 年将国防支出提高至 1620 亿欧元,占 GDP 之比达 3.5%,提前 6 年达标。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呼吁,到 2030 年将法国国防支出占比从当前的 2% 左右提升到 3% – 3.5%。从这些情况来看,主要国家有加码国防支出的意愿,2035 年北约整体实现国防支出占 GDP 3.5% 的目标存在一定可能性。

而对于欧盟来说,北约成员国防务开支的变化将对其经济产生多方面影响。一方面,有望温和提振经济增速。2024 年北约欧盟国家国防支出占欧盟 GDP 的 2.1%,若 2035 年达到 3.5%,国防支出占 GDP 之比每年需增加 0.13 个百分点。若参照法国的速度,即 2030 年达到 3% – 3.5%,则每年需增加 0.2 个百分点。据研究,国防支出的财政乘数在 0.7 – 1.2 之间,预计可使欧盟经济增速提升 0.1 – 0.2 个百分点。另一方面,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效应。随着国防支出加大,欧盟顺差可能收窄,2024 年欧盟贸易顺差占 GDP 之比为 4.4%,未来这一比例预计会下降。同时,若不削减其他政府支出,2030 – 2035 年欧盟赤字率中枢可能比当前提高 1 个百分点以上,进而推高欧洲国债收益率中枢。此外,欧洲经济增速提升与欧债收益率回升,将有助于提振欧元中枢,尤其是在美元储备货币地位有所回落的背景下,还可能增强对欧元的信心,提升其储备货币地位。

总体而言,北约此次设定的新国防支出目标,虽看似明确,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,因各成员国情况不同,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。而其对欧盟经济的影响,也将随着各国国防支出计划的推进而逐渐显现,未来北约和欧盟将如何发展,值得持续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