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全球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。美股市场的持续调整,以及原油市场的大幅波动,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。在这样复杂的市场环境下,美股是否还会继续下跌?油价是否会重演 2014 年的暴跌行情?这些问题不仅关乎投资者的切身利益,也对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美股市场:调整仍在持续
自 2025 年初以来,美股市场经历了明显的调整。去年四季度,市场对美国未来经济增速还充满信心,但今年形势急转直下。主要指数持续走低,纷纷回踩到 250 日线的关键支撑位。不过,市场的调整节奏也逐渐趋于理性,只是何时见底,仍然是个未知数,或许还需等待市场情绪的最后宣泄。
从细分板块来看,今年费城半导体指数遭遇了显著的超额跌幅。同样,受 “硬切软” 逻辑支撑的软件板块也未能幸免。无论是 AI 硬件投资,还是 AI 应用爆发的逻辑,都遭到了美股资金的抛弃,这也使得纳指表现逊于标普指数。这一现象其实有些反常,毕竟年初至今,美十债收益率下降了 50 个基点,按照常理,这对纳指应该是利好因素。但市场对经济增速的恐慌,导致大量定价远期需求的 AI 软硬件板块被抛售。
以英伟达为例,其在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。目前,英伟达已形成头肩底结构,而之前的上行通道下沿如今变成了关键颈线。近期,英伟达不仅跌破颈线,在 3 月 5 日更是再度确认跌破趋势,曾经的支撑位如今已转化为强大的压力位。基于此,市场预计英伟达可能会向 90 美元的价位下行,存在约 18% 的下行空间。
如果英伟达这一概念龙头再次陷入技术性熊市,那么费城半导体指数的前景恐怕也不容乐观。一旦英伟达继续下行,费城半导体指数大概率将再遭约 8% 的跌幅,回调至 4290 位置寻求支撑。以此类推,类似情况很可能在纳指上演。纳指在跌破年初以来的交易区间后,又进一步跌破 200 日线,释放出强烈的看跌信号。根据技术分析图表,纳指可能还有约 7% 的下行空间,目标价或在 19100 附近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过去 40 年里,纳指跌破 200 日线的情况仅出现过 10 次,而近期这是第 11 次。统计数据显示,如果纳指在后续两周内继续大幅下跌,那么未来 12 个月的表现可能不佳;反之,若能在后续两周企稳震荡,未来 12 个月则大概率迎来明显反弹。
原油市场:重蹈 2014 年覆辙?
在通胀方面,近期原油市场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迹象。随着特朗普与中东、俄国关系日益紧密,OPEC + 意外宣布增产计划。与此同时,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也在加剧,供需两侧的双重压力正推动油价迅速下跌。目前,布伦特油价已跌破 2023 年至今的楔形整合区间,未来可能延续跌势。
当下的情形与 2014 年有相似之处。当时,俄国与中东关系破裂,双方为抢占市场疯狂增产,导致油价从 100 美元的高位直接腰斩至 50 美元,进而带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,并引发了 2015 年初的经济恐慌。尽管如今中东、沙特、俄国之间的关系不太可能重演 2014 年的恶性竞争,但特朗普的经贸和制造业顾问 Peter Navarro 近期表示,“如果油价跌至 50 美元,美国通胀有望下降 1 个百分点”,这无疑给市场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。
综上所述,美股市场的调整仍在持续,未来走势取决于诸多因素,包括市场情绪、经济数据以及企业盈利等。而原油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,虽然不太可能完全复制 2014 年的暴跌行情,但油价的大幅波动仍将对全球经济和通胀产生深远影响。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谨慎做出投资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