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 月,日本央行的议息会议备受全球金融市场瞩目。在此次会议中,日本央行做出了一项重要决策,那就是维持政策利率在 0.5% 不变,这已经是连续第二次暂停加息。那么,日本央行缘何做出这样的抉择?这一决策又会对日本乃至全球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呢?
日本央行在会议声明中维持了此前的前瞻指引,即 “倘若经济和通胀前景得以实现,就将继续加息”。行长植田和男重申,当前实际利率仍处于极低水平。然而,从整体表态来看,日本央行呈现出偏鸽派的立场。这一态度的转变,使得市场对日本央行年内加息的预期有所回落。受此影响,日本国债收益率下行,日股迎来上涨,日元则出现贬值。截至北京时间 19:00,相较于会议前,10 年期日债收益率下行 6 个基点,降至 1.26%;日经 225 指数上涨了 1.1%;日元贬值 0.8%,达到 144.1 日元 / 美元。市场对于日本央行年内再次加息幅度的预期也调整至 14 个基点。
在经济与通胀预测方面,日本央行下调了 2025 和 2026 财年的相关数据,并且认为风险偏向下行。在经济增长层面,日本央行虽然维持国内良性循环正在增强的判断,但同时指出,关税问题将致使海外需求放缓。基于此,日本央行将 2025 财年 GDP 增速预测从原本的 1.1% 下调至 0.5%。而在通胀方面,输入型通胀以及大米价格上涨等曾经推高通胀的因素,预计将会逐渐走弱,加之经济增速放缓,也会对通胀形成拖累。于是,日本央行将 2025 财年核心 CPI(剔除生鲜食品)同比预测值从 2.4% 下调至 2.2%,2026 财年更是从 2% 下调至 1.7%。通胀达到 2% 的时间也从 2026 财年下半年推迟至 2027 财年。日本央行还着重强调,各经济体贸易政策、海外经济活动以及通胀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,日本经济增长和通胀面临的风险偏向下行。
在前瞻指引上,日本央行在保留 “如果经济和通胀前景实现就继续加息” 指引的同时,也着重提及需要关注关税政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。尽管保留了此前关于加息的前瞻指引,植田和男也再次强调日本实际利率处于极低水平。但是,日本央行在声明中新增内容:鉴于未来各经济体的贸易和其他政策路线存在极端不确定性,日本央行需要审慎考量国内外经济活动、价格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,以此来判断经济前景能否达成。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指出,关税可能导致潜在通胀先下降,而后再回升;当前对经济和通胀前景的展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;实现 2% 通胀目标的推迟,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加息步伐会放缓。
展望未来,汽车关税和 “对等关税” 预计将对日本经济造成较大冲击,这使得日本央行短期内推迟加息的概率大幅增加。由于汽车在日本对美出口中所占比例接近 30%,25% 的汽车关税以及 10% 的 “对等关税”,预计会对日本经济增长产生较为显著的冲击。倘若日美谈判无法按时达成妥协,“对等关税” 可能在 7 月上升至 24%,届时对日本经济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剧。5 月日本央行会议表明,在关税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,日本央行进一步加息的意愿有所下降。虽然植田和男表态称通胀预测调整并不意味着加息放缓,但这或许仅仅是为了安抚市场,防止日元大幅贬值。倘若后续美日谈判取得积极进展,日本央行或有可能重启加息进程。若下半年关税不确定性降低,对日本经济和通胀的冲击处于可控范围,那么不排除日本央行重新开启加息进程的可能性。